走好产学研协同育人“调研路”,以金融力量助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当金融与文化撞个满怀,一场有关传承与创新的青春实践悄然启程。天津财经大学金融学院“财菁赓续,融学传薪”实践团深入中原,以青年之行,踏上一段融合专业、文化与信仰的金融之旅,在田野间感受金融服务实体的“跳动脉搏”,在文脉中追寻中国特色金融文化的“基因密码”,在历史中汲取信仰的“红色血脉”,书写属于新时代青年的金融答卷。

当“金融赋能”从课本上的文字变成企业里的数据跳动,当“衍生工具”从计算公式化作企业降本增效的利器——这场校企碰撞,让“新财经”的种子在实践土壤里扎下了深根。实践团结合“百企调研”专项行动,携手一德期货实地探访国内棉花龙头企业——河南同舟棉业有限公司,在调研中探索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创新路径。

图片
同舟棉业:打造全球卓越的棉花供应链服务商

河南同舟棉业有限公司是国内大型涉棉企业之一,集棉花收购、加工、棉纺织品及服装生产与进出口贸易于一体,是工贸结合型国际化企业集团。公司始终坚持“专业化、产业化、国际化”发展战略,布局国内外市场,形成了完善的购销网络和产业链条,并设立有“同舟棉花研究院”与专业化的期现及投资交易团队,致力于打造“百年同舟”,为全球棉纺产业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企业画像:

从“专业贸易”走向“金融赋能”

在调研交流中,同舟棉业现货策略部总经理符如建向实践团系统介绍了企业发展历程与期现融合的实战经验。公司早在2016就将期货工具全面嵌入现货贸易,通过趋势套保、基差管理、套利操作等多种方式,推动交易模式从“价格发现”“风险管理”演进。公司还积极探索“虚拟工厂”操作路径、引导客户使用场外期权,并通过跨境期货和对冲工具,有效应对国内外市场波动。

企业将自身定义为金融工具在棉花产业中应用的“实验田”,不断推进金融创新与实体融合,走出了一条具有参考意义的产业金融融合新路径。

图片

实地调研:解码金融工具的“硬核密码”

实践团成员实地调研学习了公司工作区域与运营体系,沉浸式感受到金融工具在企业运营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高效的融资结构、灵活的风险对冲体系、覆盖全球的采购网络……金融在此不仅是抽象概念,更是一种嵌入生产、指导决策、助推发展的“硬核力量”。

图片图片

产学研对话:

聚焦核心痛点深度交流

调研期间,实践团师生与一德期货、河南同舟棉业有限公司校企机构三方举行专题座谈会,以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围绕“产业发展中的金融力量”展开深入交流。企业相关负责人符如建、张志彦、才亚丽、贾佳结合具体案例与数据,介绍了金融工具在贸易、定价、风控中的具体运用,展示期货期权如何“嵌入”棉花流通全链条。一德期货负责人陈亮、李连胜以及实践团师生们针对棉花期货的价格策略、供应链金融模式、衍生品组合使用等问题展开热烈研讨,着眼现实场景剖析金融赋能的方式与边界。

图片图片图片图片

融智聚力:

破局解困,校企协同共提升

在调研过程中,实践团深入了解了企业在套期保值、供应链稳定、汇率对冲、客户议价等方面面临的现实挑战,并尝试以问题+项目为驱动,结合金融理论知识与数据建模手段,形成初步的调研报告构想。实践团师生团队围绕企业发展痛点,梳理典型案例,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建议路径,真正做到“以学促研、以研促用、以用促教”,用专业服务企业发展,在产学研协同中实现多方共赢。

图片

实践团成员将所见所学沉淀为所思所想,以可视化、通俗化的方式打造“财商小课堂”,生动讲述金融知识,传播中国特色金融文化。用青年视角解读金融,用青春语言传递信念,让金融教育在一次次行走中“活”起来、“动”起来、“火”起来